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theresa
XXX.XXX.117.122

發表發表於: Tue Feb 28, 2006 10:45 am
1#

此乃舊帖唯讀區- 主題已被封存,只供閱讀,不能回覆或進行任何操作。

若要閱讀較新的討論內容,建議瀏覽以下話題:

    更多»

    廣告贊助 [隱藏]
    以下文章,希望港人引以為戒, 不要做出像大陸人般的丟臉, 雖然香港人沒有那麼嚴重, 但是香港人在在公共場所大聲談話也不鮮見. 望港人注意注意.
    星報章:中國遊客醜陋

    新加坡《海峽時報》昨日以「醜陋的中國遊客」為題,撰文「批評」部分中國遊客厚臉皮和粗魯,嘈吵又愛討便宜,受委屈時會好勇鬥狠。文章質疑:為何他們會這樣?

    舉「畫豬」「靜坐」事件為例
    文章舉了兩個例子。包括在馬來西亞雲頂高原的第一世界酒店,上星期有數百名中國遊客抗議數小時,不滿酒店職員在他們的餐券上畫豬記號,酒店後來要向遊客道歉,並給予賠償五十至一百元人民幣。

    另一個例子是國泰航空公司,兩星期前發生一宗全機乘客集體靜坐拒絕下機的事件。當時約二百名中國遊客,乘CX713班機,從曼谷經新加坡飛往香港,原定下午三時三十五分抵達新加坡,但飛機在曼谷出現機件故障而延誤五小時,新加坡旅程惟有取消。但是這批遊客非常不滿,在新加坡拒絕下機,要求國泰賠償。最後,國泰每人賠償五十美元(三百九十港元)了事。
    文章引述新加坡一間珠寶店經理楊先生的話,亦慨歎中國遊客在爭取「權利」時,真是非常可怕。他憶述一班中國遊客向他買了一顆鑽石吊墜後改變主意想退款,但該店不設退款。

    遊客們大吵大鬧,最後他只好讓他們換其他貨品。
    有酒店職員則埋怨中國遊客在房間吐痰,害他們要清潔地氈。中國遊客還愛在床上吸,在毛氈上燒出幾個洞。名牌LV店職員更因為中國遊客的緣故,禁止所有客人自行取下其名貴皮具。
    售貨員陳小姐說:「他們會將貨物隨意丟回架上,有時碰到射燈損壞貨物。現在,我們不會讓任何顧客走到櫃台後的了。」

    導遊指鄉鎮遊客態度差
    導遊林先生透露他每天都要忍受中國遊客的投訴,那些來自小鎮和鄉村的中國遊客態度最差。
    就連中國遊客亦認為其他人說中國遊客「醜陋」不無道理,《海峽時報》訪問了來自雲南的孫小姐說:「這是真的,尤其那些來自落後地區的人。他們粗魯、嘈吵和不排隊。即使我亦有時不能忍受他們。」不過,來自上海的楊小姐則認為中國遊客覺得被人怠慢,才變得如此具侵略性。

    新聞來源:《東方》
    *******************************************************************************************
    是中國遊客醜陋 還是中外文化差異?

    --------------------------------------------------------------------------------

    【大紀元8月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幾年來,隨著內地遊客到外國旅遊的人數不斷增加,國外對同胞的“歧視”行為已不鮮見了。一家星加坡主要媒體更以《醜陋的中國遊客》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國內媒體也呼籲,大陸遊客在海外旅遊應該避免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報導指出,大陸遊客的四大陋習為:隨地吐痰﹔公共場合嗓門大;不守秩序不排隊;衛生習慣被詬病。
    《海峽時報》引述星加坡一間珠寶店的經理表示,他曾經領教過中國人在爭取“權益”的時候,實在相當“可怕”。報導指一些中國旅客在他的店內買珠寶,但是,他們在付款後又改變了主意,要求退款。由於珠寶店並沒有退款服務,中國旅客便在店內大吵大鬧。後來,珠寶店同意更換款式,事件才告平息。
    報導形容中國人在此次事件之中是“厚面皮”、“放肆無禮”、“粗野”、“笨拙”的表現。文章更諷刺中國遊客得到“喧嘩”、“愛出風頭”、“充滿挑釁性的”聲譽。

    陋習一﹕隨地吐痰
    亦有星加坡酒店投訴,中國旅客在酒店內吐痰,令他們要清洗地毯。中國旅客選購名牌手袋的時候,又會隨處亂扔,有時又會扔到射燈上,破壞了手袋的皮革。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以香港為例,中國旅客在香港吐痰的情況已經減少,在香港隨地吐痰的罰款是1,500元。因為他們開始瞭解到在每個地方不應該做的事情,但是,要他們完全改好,還是需要多一點時間,看見香港人排隊的習慣,也會慢慢受到影響。

    陋習二﹕ 公共場合嗓門大
    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已經成為中國遊客的一大“標誌”,鄭文麗回憶起自己帶歐洲團的經歷常常搖頭,幾乎在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慘痛”回憶。“有一次帶一個團,一群人在飛機上打撲克,影響到整架飛機,有些華人實在忍不下去了就上前制止,但制止了多次都不收斂。”

    陋習三﹕不守秩序不排隊
    不遵守秩序和規則是中國遊客的另一大缺點。廣東中旅出境旅遊公司總經理俞康明很有感觸地介紹,帶團去法國的迪斯尼,欄杆設計成回字形,但一些中國遊客不排隊,拉開欄杆就往裡鑽。一些其他國家的遊客很憤怒,問“是哪個國家的?”“我們做領隊的都不敢說自己是哪個國家的,太丟臉了。”
    “還有去麥當勞買飲料,老外的文化是很講個人隱私的,不願意挨得很近,前後都隔著1米左右的距離,就像國內在銀行或安檢時—樣。但中國遊客一看到前面空那麼多,就一下子湧了上去圍住整個櫃檯。”
    一位歐洲游領隊也表示,在等電梯的時候,遊客剛進酒店辦完入住,就大箱小箱地包圍了電梯口,電梯一到就一擁而上,這樣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已經在排隊的人也進不去。

    陋習四﹕衛生習慣被詬病
    此外,中國遊客的衛生習慣和一些生活差異也一直被詬病。在一些歐洲國家,比較少見到中文指引,但廁所裡卻一般都有明確的中文指引“排隊”、“沖水”、“洗手”等。廁所中的排隊之法也有奧妙,中國人往往按一個人對著一個門的方式排,但歐洲人一般全部排在外圍,出來一個進去一個,比較文明和公平。

    有一幕也是在國外餐廳中經常發生的。一位資深導遊說,美國酒店的早餐餐廳一般都比較小,吃自助餐有切片麵包甚麼的可以自己拿。由於餐檯比較小,侍應生就只拿出一條長麵包放在那裏,吃完一條再拿一條出來。有一次,一些中國遊客以為只有一條麵包,就擁上去哄搶那些切好的麵包,結果麵包掉了一地,氣得那個侍應生一下子到廚房拿了2條麵包出來,意思是告訴你,我們有很多麵包。“這樣影響很不好,所以也不能怪一些酒店要專門開闢地方讓中國人單獨用餐。”
    “歧視”行為不鮮見

    中國遊客認為的“歧視”行為,在出國旅遊過程中並不鮮見。 泰國布吉的一家高級渡假酒店“明言”:不接待中國旅行團。酒店的工作人員說:“以前接過一些中國團隊,但這些團隊在入住時經常出現吸煙把房間的地毯燒出洞來,在餐廳或電梯等場合大聲喧嘩的情況,引來其他客人投訴。酒店因此造成了很多損失,後來就不接了。”

    王先生也對他的首次美國之行印象深刻。他和朋友2個人不久前到美國旅遊,在酒店吃早餐時,被“單獨安排”與酒店正常使用的自助餐廳隔開,不讓他們和“老外”使用同一場地。他們覺得受到了歧視。據瞭解,目前相當多的歐洲酒店專門在會議室等場所專門辟出區域來供中國團隊用餐。
    而相當多的中國遊客認為自己在過海關的時候,不斷被問話,海關人員對他的旅遊目的持懷疑態度,是一種“歧視”。廣東中旅營運副總監鄭文麗認為:“不少所謂的『歧視』是誤會。造成誤會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異,但中國人本身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是重要因素。”@
    回頂端
    iamcindy
    XXX.XXX.96.103

    發表發表於: Thu Jul 20, 2006 12:10 am
    2#

    呢個網有埋相仲清楚d, 睇到都眼怨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509393&extra=page...
    回頂端